坳不过孩子该拒绝还是妥协?同理孩子并设立界线,才是亲子间良性互动的核心准则

中国台湾的上一代,是贫穷的一代,许多人胼手胝足,为自己开创了不错的生活。

正因为小时候过得苦,所以不希望孩子吃苦,许多父母无不在物质上满足孩子。然而,物质上的富足,并不代表情感上的富足,父母年幼时被祖父母被情感上的忽视,也让他们容易忽视孩子们的情感。

我不清楚中国台湾的数据是多少,但根据赵昱鲲在《无行动,不幸福》书中提到的,根据他过去几笔研究,内地的安全型依附,约为 23%~41%,比起美国过去研究得到的 50~70%,其实少了许多。

或许中国台湾的数据没有这么低,以我自己的经历,中国台湾的上一辈,要教养出安全依附,其实也是挺不容易的。

只注重物质,无法达成情感上的连结

坳不过孩子该拒绝还是妥协?同理孩子并设立界线,才是亲子间良性互动的核心准则 愈心灵 图1张

有些人会说,现在的小孩子是烂草莓、啃老族。我不否认这样的说法,或许触碰到了这个社会的某些样貌。

然而,单纯批评,没有提出建设性的想法,是没有办法让更多人走向幸福的。

我自己的成长过程,是和母亲居住的。父母并未离婚,但因为某些家庭因素,他们分居两地。

我的母亲是不擅长表达正向情感的人。她很少关心我的感受,使得我得不断大吵大闹,才能获得我要的东西。

记得国中时期,有一次我落枕了,脖子无法转动,十分疼痛。

我的母亲说,全勤是很重要的事情,要求我一定要上学。我打死不从,躺在床上不愿意起来。僵持了一整天,我终究没去学校。

当然,这并不是说她的观念是错的,对某些人而言,全勤的确很重要。然而,更重要的是,父母是否同理到子女的感受?

有些做父母的,要求孩子生病了还是得上学,并搬出纳尔逊将军在暴风雪的日子里上学的故事,来要求孩子要上学。有些做父母的,则是要孩子好好休息,不要累坏了。

但无论是要孩子上学,还是要孩子休息,都不是最重要的事情。最重要的事情其实是,父母是否让孩子觉得,自己的感受被关怀到?

“你感冒看起来很不舒服,还好吗?虽然我觉得全勤是重要的,但你可以自己做选择,如果觉得自己 ok,那就试着去上学,如果真的不舒服,也不要勉强,就好好休息。”如此传达关心给孩子,才是最重要的事情。

我的母亲不擅长关怀我,所以我往往打电话给父亲,向他索求爱。但我的父亲也不懂得如何关怀人,所以他常常会在我生气或难过的时候,透过物质满足我。

不知道有几次,我钱不够用的时候,向父亲讨钱。父亲虽然生气,但往往还是会妥协,使得我养成了花费不当的习惯。

然而,父亲给了我钱,是否让我觉得有安全感?就某一部份而言确实是如此,因为生活所需被满足,确实能带给我安全感。

但另一部分,父亲并未让我养成对自己负责的责任。他总是一开始先拒绝,后来又在我的要求下妥协,使得我遇到问题时,总是找爸爸求助。

这并不是说,孩子找父母求助是不好的。然而,如果父母未能让子女学习如何自己帮助自己,只是单纯给予物质满足,其实是不够的。

这也不是说,我的父亲不会教育,只是在他的生命经验里,好像给予物质上的满足,就能解决孩子的问题。

他没有从父母身上获得足够的情感关怀,自然也不会给予我足够的情感关怀,这是很自然的一件事情。〈延伸阅读:亲子关系课题:每日保留 3 个与孩子培养亲密感的时光,从小建立充满信任的好感情!

试着给予孩子关爱,而不是给予孩子物质满足

坳不过孩子该拒绝还是妥协?同理孩子并设立界线,才是亲子间良性互动的核心准则 愈心灵 图2张

还记得我看过一些教养的书籍,里面有着这样的对话:

一个做儿童教育的叔叔,路过了一家玩具店。一个孩子不断对妈妈哭闹:“我要兔兔!我要兔兔!”

妈妈则是大声斥责着:“你玩具还不够多吗?为什么又要买新玩具?”

孩子的情绪并未被安抚,而是更加声嘶力竭地哭着。

这位叔叔,走向了孩子,蹲下来和孩子讲讲话(蹲下来与孩子同高非常重要,这让孩子不会觉得说话者高高在上):

“你很想要兔兔呀?”

“对!”

“感觉得出来你很喜欢兔兔。”

“对啊!可是妈妈不买给我!”

“我可以明白你很想要兔兔,你真的很喜欢兔兔。”叔叔温柔地说出这句话,并稍作停顿后,继续说道:

“可是妈妈没有办法再帮你买新的玩具了耶。”

“不然……我们好好地跟兔兔说声掰掰,下次再来玩具店看它,好不好?”

“走吧,要跟妈妈回家喽。我们跟兔兔说掰掰,好吗?”

真的是很温柔的一个叔叔呢。〈延伸阅读:权威型教育绑不住孩子:当父母的认可成为一切,孩子便失去了自我价值

“先同理情绪,再说明界线”

坳不过孩子该拒绝还是妥协?同理孩子并设立界线,才是亲子间良性互动的核心准则 愈心灵 图3张

当然,在实务现场,对话绝对没有这么容易。不过从这边可以看到,这位教育者先是同理了孩子的情绪,再来才是说出界线。

过去的父母辈,大多只有两种做法,一种是拒绝孩子的想法,另一种则是坳不过孩子,因而向孩子妥协。无论哪一种,都没有真正关心的孩子的情绪。

这个叔叔做的其实说起来很简单,就是“先同理情绪,再说明界线”,而父母们做的,往往不是“坚守界线”,就是“放弃界线”,却都没有前面“同理情绪”的那一步。

当一个孩子呱呱坠地,总是以为自己是世界的霸主。要奶就有奶,要换尿布就有人换尿布。

然而,孩子会渐渐地发现,父母无法满足自己的全部。因而,他们会想要消灭不能满足自己的“坏父母”,留下能够满足自己的“好父母”。

可是呢,我们都得学会面对社会现实。这一些未能在小时候获得同理的父母,如果老是得不到父母的回应,就比较有可能发展出不回应孩子情绪的父母。如果在哭闹之后,能够得到父母的回应,他们就比较有可能在未来对孩子妥协,放弃自己的界线。〈延伸阅读:孩子不尊重父母怎么办?这几个原因可能让孩子顶嘴,相互尊重是关键

回应并非物质的满足,而是情感上的理解

坳不过孩子该拒绝还是妥协?同理孩子并设立界线,才是亲子间良性互动的核心准则 愈心灵 图4张

过去,我在读依附理论时,常常谈所谓的“回应性”,好像父母得全能地回应孩子的需求,才是够格的父母。

但事实上,并不是这样子的。所谓的回应,并非指物质上满足孩子的需求,而是情感上能否回应孩子的痛苦。

在我一开始接受谘商的时候,我就像个希望谘商师帮我解决所有坏父母,留下所有好父母的孩子一样。

但我渐渐地知道,我必须接受好父母跟坏父母,其实是来自同一个人的事实。

没有人能真正地成为好父母,那会让孩子永远不会自己解决问题,总是寻求父母的协助。而那些能够学会自己解决问题的孩子,其实是来自于父母情感上的同理,搭配界线上的设立。

这些孩子学到了,自己并不能成为世界的神,但同样地也学到了,即便自己的父母无法满足自己的所有期待,但却能尽可能关怀自己的情绪。

 

所谓的无条件的爱,并不是一切顺从孩子,因为在现实世界里,父母的财力有限,同时也有自己的情绪。

真正的无条件的爱,来自于“即便拒绝了孩子的需求,依然关心孩子的情绪。”

这是一条很难的路,但我们可以试着往这个方向,努力看看。

 

   特别声明    本页内容仅供参考,版权终归原著者所有,若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