碳排放与美国影业,明天过后仍得直视《不愿面对的真相》! 

众所周知,美国五大电影公司:迪士尼、华纳兄弟、派拉蒙、索尼、环球,五大影业可说是主导着全球主流电影圈,以天价制作费、宣传费,打造出一部部惊人票房的话题电影。然而,在生产出众多现象级大片的同时,拍摄电影所制造的碳排放、环境污染,甚至是电影内容对于观众的影响,往往都不为影迷所重视,面对环团的大力抨击,电影界的意见领袖们,又该是如何回应?

2007 年,前美国副XX Al Gore 主演的《不愿面对的真相》,该纪录片中 Gore 以简报的形式,援引自己的研究,并以数据来支持全球暖化是人为所致,深入浅出的电影内容,使其获得各界人士的盛赞,并罕见地以纪录片的形式,全球一共收获 2,415 万美元的票房,夺得奥斯卡奖最佳纪录片。正在此时,大量二氧化碳、甲烷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将有害我们的地球,成为了地球人民的常识。

从大银幕到串流平台,共同追求“净零排放”

碳排放与美国影业,明天过后仍得直视《不愿面对的真相》!  新学堂 图1张

但凡提到“全球暖化”,2004 年上映的《明天过后》必然是属于全民的共同记忆,将地球暖化与气候危机作连结,透过气势磅礡的特效、惊险刺激的剧情,让许多单纯来观看特效片的观众,因此认识了现今地球的最大危机。作为电影宣传手段,据报道指出电影团队参与了“碳中和”的计划,任何与电影制作有关的碳排放,计算之后再透过其他手段来抵销其排放,如种植树木与利用绿能源。

以租借 DVD 起家的 Netflix,如今已成为最多人使用的影音串流平台,按下拨放键,电影便透过网络传递至家用设备,但其中每个环节,伴随的都是大量的耗电。在此同时,Netflix 于 2021 年的碳足迹为 150 万公吨,超过半数来自影视节目的制作,其余则来自企业营运的必要开销,因此 Netflix 制定了一系列有关“温室气体净零排放”的措施,简单来说就是减少内部碳排、保留既有储存能力(雨林保护)、移除大气中的二氧化碳(生态系统再生)。〈延伸阅读:从《血色海湾》到《海洋阴谋》,以纪录片揭露关于海洋的残酷现实

重新审视影业制作,追求绿能电影的无限可能!

碳排放与美国影业,明天过后仍得直视《不愿面对的真相》!  新学堂 图2张

以《奥本海默》、《星际效应》成为现今热度最高的电影导演 ── 克里斯多福诺兰,讲究“真实感”所以强调实景实拍的风格,成功赢得了各界的肯定;对于实景的追求,飞遍全球对于剧组来说,早已是家常便饭,根据统计《全面启动》拍摄过程的搭机移动,便排放了将近 4.8 公吨的二氧化碳,其中还不包含实物爆破、场景搭建及其他拍片过程的碳排放,仔细一看是相当惊人。〈延伸阅读:3 部吉卜力动画隐含的环保哲学:感恩自然的馈赠,遏制欲望让万物永续发展〉

在此同时,亦有不少电影工作者在减碳之路上默默努力着。运用绿能在电影制作已非新鲜事,以电动车作为运输交通、可重复使用的材料取代原本材料,或是借由电影的内容,默默地推广新能源的运用,例如《复仇者联盟系列》、《007 系列》逐渐以电动车取代传统油车,长篇大论的说教永远无法达到它所追求的效果,倒不如以“建立新文化”的方式,重新塑造新世代观众对于环保的想像,并找出在努力达成净零排放的同时,亦能追求稳健收入的可能性。〈延伸阅读:3 部美国动画电影看环保议题,窥探弦外之音的真实残酷〉

碳排放与美国影业,明天过后仍得直视《不愿面对的真相》!  新学堂 图3张

 

人类将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之中,也正是在以气候作为赌注,进行一场绝对无法胜利的赌局;当输掉一切之后,人类的结局便是迎来长达数万年的混沌。

 

   特别声明    本页内容仅供参考,版权终归原著者所有,若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