废物即养分:《从摇篮到摇篮》不困于负面思考,用创意让工业与环境共存
▼
“如果人类世界是由樱桃树繁衍的,这世界将是一幅怎样的图景?”《从摇篮到摇篮》作者之一的麦克.布朗嘉用大自然生生不息的循环概念,提醒我们不要只是试着去弥补工业所带来的环境伤害,而是要谦卑地向大自然学习,找到摇篮持续走向摇篮的长远之路。
此书引经据典,也透过相关书籍、研究内容让我们更明白作者阐述之脉络,更用实例印证所想呈现的意涵。这些使阅读时,能更具体地理解书里所传达的核心概念,而非深涩地令人摸不着边际。
“大自然的设计没有问题,有问题的是人类的设计。”
作者认为那些为了保护公众利益的法则,虽然可以减少很多直接的有害效应,但溯其源,法则的存在也恰好证明了设计的失败,因为“一个好的工业设计根本不需要这种法则。”〈延伸阅读:碳排放与美国影业,明天过后仍得直视《不愿面对的真相》!〉
为了保护环境所提出的“减少破坏”并不会比较好,只是治标不治本,甚至可能成为对环境影响的慢性毒药。书中循序渐进地讲述,将从“摇篮到坟墓”到“摇篮到摇篮”的设计革新之路展现于世人眼前,让人类思考如何去达到如大自然般的循环而生,不管何种设计都能不减价值地再利用。
人类与大自然非敌对关系
人类总把“工业”和“环境”视为对立面,环保主义觉得破坏自然界是工业的特征,而企业家则认为环保是生产与成长的障碍。从这两个立场来看,工业和环保是无法共存的。〈延伸阅读:从《血色海湾》到《海洋阴谋》,以纪录片揭露关于海洋的残酷现实〉
作者之一的布朗嘉质疑为何定义事情时总是要负面思考?他要我们看看大自然以新陈代谢的方式循环再生,思考“废物即养分”。这概念指引着任何的产品、包装和系统,要在设计之初就要明白没有废弃物这回事。我们要抱持正面思维,如同书中提及的“我们谈的是人的创意、乐趣与生命力。”运用创意让东西在不断推陈出新时,也能将旧有物完全回收,再制为新一代的产品。〈延伸阅读:3 部吉卜力动画隐含的环保哲学:感恩自然的馈赠,遏制欲望让万物永续发展〉
《从摇篮到摇篮》中提及的案例,在在表示迈向“下一波工业革命”是人类的必要课题,也提供了完全不同的思维,而不是陷在单一模式,扼杀了设计的多样性发展。所以,我们若想要有个美好未来,那现在就要好好地“设计”它。
▼
特别声明 本页内容仅供参考,版权终归原著者所有,若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