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那些少女没有抵达》:“世界再大,她也只想在蛹里寂静地长眠。”

“十七八岁,就好像昆虫结蛹,介于毛毛虫和蝴蝶之间,我知道自己快成为蝴蝶了,但我看着身边的大人,觉得蝴蝶好丑,我宁愿在蛹里窒息。”—— 吴晓乐《那些少女没有抵达》

十七岁时的吴依光,曾经打算在成年前离开世界,当年的她没有做到,但她的学生做到了…… 在下一个十七年,吴依光以为自己活下来了,但,她并没有。

生和死并非一翻两瞪眼,而是来回挣扎的光谱

《那些少女没有抵达》:“世界再大,她也只想在蛹里寂静地长眠。” 新学堂 图1张

全书因死而生,一位同侪的死亡,使圈养的砖瓦应声崩解,一群在体制中被驯服的羔羊踏过瓦砾堆,有的走向原野;有的踟蹰不移。

跳楼轻生的十七岁少女苏明绚,没有一丝迹象地走,徒留众人各自猜疑,而在众人抽丝剥茧的过程中,她们不再困惑苏明绚怎么死的,而是自己为何而生。

吴依光最清楚不过。在母亲的威权教育下,她从小被逼着各方面过人,考上最高学府、与身世相符的人结婚、走上所有母亲安排好的路。在母亲类似“煤气灯操纵”下,吴依光的价值、自我认同被无限诋毁,自我的形象最终成了母亲的拼贴画。

“生和死,是否如莫比乌斯环般一体两面?沿着“生”的路径一直往前直行,在某个成熟点,会陡然翻转至“死”的那一面?”

《那些少女没有抵达》:“世界再大,她也只想在蛹里寂静地长眠。” 新学堂 图2张

吴依光顺着“死”的路径苟活到了十七岁,自死未果后的她,反倒松了一口气,了解到似乎没什么比死更惨,因而越过了死亡的“阈值”,走上了“生”的路径。她开始挣脱原生家庭束缚,决定自由地为自己活一遍:谈上无稽的恋爱、为反抗而反抗的生涯,而此时她的生之路又遇到了岔路。

未婚怀孕的她被男友抛弃,堕胎后的她理所当然地被母亲还以颜色,这几年来的自由反抗,不但没成功挣脱威压,反倒合理化母亲为她铺的康庄大道。吴依光懂了,有些人不适合拥有自己的人生。“她历经挣扎,却比起程时更一无所有。”吴依光再次跨域了阈值,走上“死”的途径,埋葬了下一个十七年。

《那些少女没有抵达》:“世界再大,她也只想在蛹里寂静地长眠。” 新学堂 图3张

这几年来她照本宣科,成了一颗母亲的棋子:为了向家里交代而跟不爱的人结婚、一板一眼地教书、失去生活的热忱。然而苏明绚的死,让她不得不起身,在查明真相的过程中,吴依光看见了每个人对于生死的挣扎,也重新反思自己的生命,决心不再浪费往后更多的十七年,觉悟后的她抛下不属于自己的一切,再次闯进“生之路”,为自己真正活一遍。〈延伸阅读:中国台湾单元剧《你的婚姻不是你的婚姻》:结合金马黄金卡司,打造耳目一新的科幻婚姻寓言!

“世界太美了,就等它值得”

《那些少女没有抵达》:“世界再大,她也只想在蛹里寂静地长眠。” 新学堂 图4张

书中的吴依光,让编辑频频想到《麦田捕手》中的荷顿,同样在十七岁的年华,背负着家人、学校的期待;两人都曾有过自死的念头,也在死亡的交叉点看见了生命的某种意义。

荷顿的梦想是站在悬崖边,守护着在麦田纯真地狂奔的孩子,把他们捉住以防掉下悬崖。荷顿不希望单纯的孩子沦落得像是那些“该死的”大人,迂腐虚伪,因而在他们命悬一线之际保护最后的善良。

相对荷顿,被动的吴依光也看见了大人“羽化成蝶”的丑陋,但她却选择在蛹中长眠,放弃成为那样的大人。一个屈服、一个抗拒。〈延伸阅读:历经浩劫,迎接新生。陈雪《你不能再死一次》:打开尘封的黑暗记忆,与自己和解后再来爱世界

《那些少女没有抵达》:“世界再大,她也只想在蛹里寂静地长眠。” 新学堂 图5张

而麦田捕手的设定也总被当作现代老师的职责,必须承接学生们的压力,不让他们崩溃,为此,老师将学生的情绪看得比自己更重要,有着神圣、敞开双手的圣母形象。但回到《麦田捕手》的原设,这些麦田捕手自己也身陷囹圄,生命无止境地螺旋向下。因此作为老师的吴依光,与其说她是麦田捕手,她更像是一位垂挂在悬崖的人。

能承接她这样的人,或许可以被称为“麦田外野手”?善解人意的何舒凡老师无疑就是这样的角色,作为后盾的后盾,她排解了吴依光大量的负面情绪,承接住这位垂落边界的麦田捕手。〈延伸阅读:阅读《美好少女的垂直社会》:少女心是真的纯洁无暇,还是裹着糖衣的毒药?

《那些少女没有抵达》:“世界再大,她也只想在蛹里寂静地长眠。” 新学堂 图6张

麦田捕手希望将迂腐的世代画下句点,让下个世代的孩子不受污染,在教职方面,或许吴依光成为不了麦田捕手,但她却承接住了即将坠落的自我,在故事的结尾,面对造成一切创伤来源的母亲,她选择在门内看着母亲,或许就如同她对三班同学的忠告:“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逆境,都不要轻易丢掉你的感觉。”她选择正视创伤,不再逃避,也呼应了结局最后一句话:“夜晚来临,一个世代结束了。”

《那些少女没有抵达》:“世界再大,她也只想在蛹里寂静地长眠。” 新学堂 图7张

《那些少女没有抵达》作为吴晓乐出道 10 年之作,堆叠起的教育经验及世代观察,使她得以细腻切入世代间的裂痕,将两者一针一线密合缝入,重现新世代的困境。

 

   特别声明    本页内容仅供参考,版权终归原著者所有,若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