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逢过年便焦虑不堪!别无谓地追求“好媳妇”标准,回归本质在婚姻忠于自我

一想到回婆家过年,就让许多妈咪们焦虑不已,其实这样焦虑的情绪,不只在回婆家的短短几天,有些妈咪甚至在过年前一两个月就出现所谓的“过年症候群”,无论是在脑海事前演练面对长辈的应对方法,或是回忆起过去的婆媳相处经验,种种情境都可能成为妈妈的压力来源。

只要在关键字键入“过年应对话术”,会发现大部分建议都倾向“让长辈舒心”的沟通方式,也就是顺着长辈喜欢的方式,说他们喜欢听的话,看见心理谘商所谘商心理师苏子乔表示,让许多媳妇真正痛苦的是“如何看待说这些话的自己”、“懊悔无法在当下表达出内心真正想法的自己”。

内心一方面担心婆婆眼里的自己是不称职的媳妇,另一方面却又觉得“我是个不够好的妈妈”,在大家议论孩子时,没有好好保护孩子。这些内在冲突,是让许多妈咪心力交瘁的主要原因。

4 阶段练习忠于自己

越来越靠近年节,如何缓解随之高涨的焦虑情绪,也是必要的心理准备。苏子乔心理师提供4阶段心理调适练习,帮助妈咪找到自我定位,并以健康心态面对。

1.你想成为怎样的媳妇

每逢过年便焦虑不堪!别无谓地追求“好媳妇”标准,回归本质在婚姻忠于自我 愈心灵 图1张

苏子乔心理师提到,妈咪不妨回归原点,先静下心思考:你希望自己是个什么样的媳妇?例如,有些妈咪可能想成为一个“界线清楚”的媳妇,礼貌对待公婆、长辈,给予尊重但不插手婆家的事务,同时也明确表达“不希望婆婆插手小家庭决定”的立场。

厘清自己想要成为的形象,做任何决定就能有所依据,并且了解自己其实也握有选择权,不管是否跟先生回婆家过年,或者如何回应长辈对于孩子的评论,妈妈的行为是忠于自己的,而非遭受逼迫的妥协。〈延伸阅读:婆家过年眉角多?新手人妻心得:“主动、勤快、贴心”是 3 大必备守则!

当然,左右媳妇选择的,常常是来自周遭长辈、亲戚的流言蜚语,对此苏子乔心理师表示,所有选择都有需承担的后果,在做决定前,先将此决定会带来的结果全盘想过一遍,实际面对他人的话语及评论时,才不会遭受如此强烈的冲击。

2.建立清楚的界线

厘清手中握有选择权,且勇于表达需求及想法后,第二阶段就是建立有界线的关系,因为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,我们也更能温和又坚定的表达心里的想法。

我们可以在心中反复演练不同的说法,找到自己最自在的表达方式,或许先生或公婆没办法马上接受,但我们要相信,建立界线清楚的关系,对双方都是好事。试想,无心踩到媳妇地雷的公婆何其无辜?因为说不出自己需求又不断妥协的媳妇又何其委屈?这些都是界线不清楚的后果。〈延伸阅读:“做人”好难!面对婆婆催生电话连环叩,心理师教你如何华丽迎击

3.寻求支持的力量

在拉起界线的过程中,感到痛苦、怀疑是必然的,这时,寻求支持的力量非常重要,这股力量有时能从内在寻得,像是对自我的肯定,有时是来自于外在,如:与姊妹、同为妈妈的朋友,抒发深层的情绪。在这之中,最关键的角色绝对是另一半,纵然老公无法全然感同身受,但“愿意给予支持”的态度,将成为妈妈强大的后援。

每逢过年便焦虑不堪!别无谓地追求“好媳妇”标准,回归本质在婚姻忠于自我 愈心灵 图2张

苏子乔心理师说明,婆媳关系与夫妻关系是相互影响的,在婆媳关系中遭受的委屈,若老公无法承接住这些情绪,最终都将成为夫妻关系的慢性毒,因此夫妻间平时保持良好的沟通,也有助减轻妈咪在过年期间感受到的压力。

4.放过自己

最后一个阶段,妈咪需要学会放过自己,因为妈咪们“被评价”的时刻已经太多,我们也随时都在自我检讨,最难克服的往往不是旁人的批评,而是内心对自己的谴责,不管是罪恶感、失望或生气的情绪,都容易让妈妈再次掉入自责的深渊。

从关系的发展而言,媳妇与公婆的关系本来就是持续变动的,现在彼此的关系可能不尽理想,但随着彼此的熟悉度增加、中间人的协调、或是关键事件的发生,都有可能让媳妇与婆家的关系更靠近与真诚。

另外,年节时分是大家如此重视的时刻,如果彼此能带着善意的眼光去思考他人的立场,或许我们讨论的才不再是“怎么生存”,而是“怎么活得更好”。〈延伸阅读:“只要孩子平安,我们忍(捏大腿)!”儿童教养专家王宏哲分享上网课 9 心法防崩溃

当孩子的队友.建立孩子自信感

过年期间,许多媳妇的焦虑不只在于“婆家怎么看我”,还包含了“大家怎么看我的孩子”,苏子乔心理师认为,媳妇不妨先放下“完美妈妈”的焦虑感,从不一样的角度想想这件事情,并把握“用爱心说诚实话”的原则,以善意的语言表达感受及想法。

情境一:你的孩子怎么都不会叫人?

每逢过年便焦虑不堪!别无谓地追求“好媳妇”标准,回归本质在婚姻忠于自我 愈心灵 图3张

爸妈当下能够先回应:“孩子的个性就是这样乖乖的,比较安静,我们觉得这样很好,我们回去之后再告诉他就好了。”别让话题延续下去。

事后也不妨和孩子讨论:“刚刚爸爸妈妈看到你面对这么多人好像有点害怕,是不是因为第一次见面,不知道要叫他什么?他们这样说你,是不是很不舒服?”先试着同理孩子的感受,再教孩子下次可以怎么做,避免孩子认为内向是自己的错。

情境二:别人家孩子成绩那么好,怎么不多学学?

有些爸妈可能会顺着亲戚的话,也一同抱怨孩子的不是,但这些话其实会让孩子非常挫折,因此爸妈能够适时表示:“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,在他们面前这样比较,孩子会很难过。”

另外,苏子乔心理师也提醒,爸妈也不应拿自己家的大宝和二宝做评价性的比较,这样的行为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,都足以造成长远的伤害。

 

   特别声明    本页内容仅供参考,版权终归原著者所有,若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