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:家长要先关照自己心理,才能有效解决青少年问题 | 女神网
▼
家长总是操心孩子的生活状况,像是担心孩子的学校课业、身体健康、心情起伏⋯等,但在关心孩子之余,很少家长会注意自己的身心状况。事实上,想要孩子健康成长,家长也需要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,才能有效解决青少年的问题。因为父母对问题的看待或解决方式,对孩子而言就是最好的示范。
一份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院进行的心理健康研究,分别针对 14~25 岁青少年/年轻成人、其父母与照顾者进行调查,调查重点包含感知的压力源、人际关系、对父母和学校的看法、寻求帮助的策略⋯等。研究指出,三分之一青少年的父母患有忧郁或焦虑症,且将近 40% 的青少年担心父母亲的心理健康。
忧郁父母比例同青少年
根据研究结果发现,患有焦虑和忧郁症父母的比例与青少年大致相同,15% 的青少年感到忧郁、16% 的母亲和 10% 的父亲感到忧郁;然而,父母亲的忧郁和焦虑与孩子在学业、情绪和身体上的问题有关。
研究另指出,4 成青少年希望父母“更常询问他们的实际状况并做到真正的倾听”;56% 患有忧郁及焦虑症的青少年会向朋友寻求情感支持,而向父母寻求的比例为 32%;同时研究也显示,相较于没有忧郁的青少年,忧郁的青少年在有 1 位忧郁的父亲或母亲的比例上约高出 5 倍,而愈担心父母情绪健康的青少年也愈不愿意向父母求助。〈延伸阅读:妈咪快乐宝宝才会快乐!释放产后忧郁症压力,心理师建议以“呼吸放松法”与同理心给予心灵上的温暖〉
家长需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
董氏基金会心理卫生中心主任叶雅馨表示,父母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是紧密相关的,家长需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,才能有效解决青少年的问题,父母对问题的看待或解决方式,对孩子而言就是很好的示范。
她指出,人们感到焦虑或紧张其实是表示对事情在乎,但如何能不至于太在乎,家长需厘清检视自己的情况,留意工作与生活间是否取得平衡。其次,适时提供放松的时间及空间,最后则积极分享自己的所见资讯、多参与朋友或社区的活动,同时邀请孩子一起参与。〈延伸阅读:杜绝高压社会步调所带来的忧郁情绪:每个人都需要独处的时光,抽离纷扰远离焦虑〉
用引导式问法沟通
国立成功大学教育研究所所长董旭英说明,在家庭角色分工上孩子较被动,特别在“情感表达”上大多是长辈主动关心,青少年通常不知道如何明确表达内心的不愉快,认为他人应该知道我的情绪,如果他人提问,孩子通常会迂回或简短回应,而彼此的解读也不一致。
他建议,可以让青少年先了解情绪的分化,包含正负向情绪。家长用引导式问法,像为什么这么想、你不快乐的原因是什么⋯等,多让孩子表达,协助他们厘清情绪。此外,家长也可以帮助孩子塑造自己价值,例如鼓励孩子做他喜欢的事情。
董旭英提醒,父母也要每天找时间和孩子聊聊,分享自己的心情与一天生活,当“父母愿意与孩子分享”,会让孩子感到被尊重与产生价值感,较容易养成愿意主动诉说的习惯。〈延伸阅读:微笑忧郁前兆有哪些?临床心理师洪培芸提出 3 论点:“面具下的你我,快乐吗?”〉
▼
特别声明 本页内容仅供参考,版权终归原著者所有,若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