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性在“这时期”最容易忧郁!给陪伴忧郁者的“三不三要”建议

忧郁已成为现代人最需要被重视的心理健康疾病,根据世界卫生组织(WHO)统计,全球女性罹患忧郁症的比例是男性的 2 倍,可能因为女性天生内在的觉察及感受能力,比男性更高。对此,谘商心理师建议,陪伴者有 3 件事“尽量不要做”、另外 3 件事则要“尽量做”,才更能协助女性顺利走出忧郁困境。

根据卫福部GM健康署统计,中国台湾忧郁症患者已突破 200 万人、约占全人口 8.9%。肯爱协会秘书长苏禾发表最新“中国台湾女性忧郁调查”,根据 1,117 份的调查统计显示,近 24% 的女性有忧郁倾向,等于将近每 4 位女性就有 1 人感到忧郁;而最容易让女性感到忧郁的人生阶段,是更年期,其次为怀孕期(含产前产后)以及中年期。

忧郁女性最期望“伴侣”陪伴

女性在“这时期”最容易忧郁!给陪伴忧郁者的“三不三要”建议 乐生活 图1张

苏禾说明,造成忧郁的前 3 大主因分别为“健康”、“经济”和“自我认同”,若以年龄层来看,29 岁以下的年轻世代,对于“自我认同”最困扰,尤其是 19 岁以下青少女,有将近 41% 因自我认同而感到忧郁;30~49 岁的中青世代,则对“经济压力”最有感;至于 50 岁以上的橘世代,则受“健康”因素影响最大。

调查中数据显示,女性忧郁时有 4 成受访者,绝对不会让父母知道;有 2 成女性忧郁时不会说出口,其中 19 岁以下族群最明显的是,有 3 成年轻族群不愿意让人知道。另外,调查也指出,在女性忧郁时,最希望“伴侣”能陪伴,其次为“闺密”;而 19 岁以下族群则以“都不要人陪伴”最多,反而更愿意另寻抒压方法,如听音乐、打电动等。〈延伸阅读:微笑忧郁前兆有哪些?专业心理师提出 3 论点,一起重视自己情绪〉

忧郁陪伴者别踩“3 大地雷”

女性在“这时期”最容易忧郁!给陪伴忧郁者的“三不三要”建议 乐生活 图2张

谘商心理师吴孟真指出,身边人若能学会正确的陪伴方式,能提供忧郁者精神及心理上的支援,也可以避免表达不善,不但没有达到安慰效果,还反将对方越推越远。她建议,陪伴者有 3 件事“尽量不要做”:

不要简化处境:很多人没有身历其境,却仅用“你想太多”、“事情没那么严重”等话语,来简单粗暴地回应忧郁情绪者,这反而会让对方认为“你根本不了解我”。

不要急着论断:例如别说“你就是这样,别人才会这么对你”、“你就是太常抱怨才会这样”,对于在忧郁情境中的人,并不需要陪伴者来论断,或以自己的标准来判断别人的痛苦。

不要急着给建议:避免马上提出“你要多这样做”等语句,对于对方来说,或许早已想过该怎么做,此时他们真正需要的是言语和情感上的支持,也许只需告诉对方一句“放轻松,你已经很棒了”,远胜过解决问题本身。〈延伸阅读:你所不知的微笑忧郁|当事者与倾听者温柔对谈:跌倒后重拾爱自己的力量〉

忧郁陪伴者要多做“这 3 件事”

女性在“这时期”最容易忧郁!给陪伴忧郁者的“三不三要”建议 乐生活 图3张

至于 3 件可以为忧郁者做的事情,则是要有倾听的耐心、要试图更多理解、要找资源协助。吴孟真指出,同理心展现,以及必要时,协助寻求实际相关资源管道,才能真正为忧郁者提供实质上的帮助:

要有倾听的耐心:比较恰当的回应是“有没有什么是我可以为你做的?”把选择权和话语权交还给忧郁者,担任好陪伴的角色,而非急着领导对方,或是一定要帮对方做什么。〈延伸阅读:能够善待自己的人,才懂得对别人好:不想再伪善,先学会好好爱自己〉

要试图更多理解:多聆听对方说话,多设身处地来理解对方的处境,会让对方感觉自己不孤单,有助于改善情绪。

要找资源协助:如果发现对方忧郁情绪已持续一段时间,原本感兴趣的东西都变得不感兴趣,或是出现想要“消失”的念头,建议可找身心科或者心理谘商等专业协助。

 

苏禾呼吁,忧郁症病友及陪伴者,可善用科技心理谘商工具、伴侣多协助日常家务、多多社交等方式,有助于忧郁者打开心房,走出情绪困境,也希望民众能透过掌握以上方法,实际陪伴忧郁症病友,顺利度过内心黑暗时期。

 

   特别声明    本页内容仅供参考,版权终归原著者所有,若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